趁青春 赴山海丨记2023年“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
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广州新华学院共组织了60支队伍、764名师生奔赴基层,实践脚步覆盖广东、贵州、河北、广西等省份,实践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获广东省“优秀组织单位”称号。近期,学校对2023年“三下乡”活动中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了表彰,区展玲、胡良友、何宛桢等15位老师被评为校级优秀指导教师。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带领学生奔赴“山海”的师者。
【胡良友】
胡良友老师(右一)带队到连平县三角镇政府调研
胡良友,公共治理学院专职教师,连续两年指导“承席启韵社会实践队”先后到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乌石村和连平县三角镇阳江村开展实地调研。2022年指导团队获评学校“培育团队”;2023年,获评学校“重点团队”、新闻效果媒体奖、广东省重点团队、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三等奖,是2023年本校唯一获得“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奖的团队。2023年带领团队为阳江村设计开发“泥鸡”文创产品6个系列28款,撰写研究报告1篇、发表论文1篇,推出新闻报道72篇,受到县乡政府部门和阳江村好评。
胡良友老师认为,青年学子应走出“书斋”,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和“百千万工程”前线,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需要融合在一起,将论文写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这是一条成长成才的“捷径”。
【李丽容】
李丽容老师(左一)与乌迳镇团委干部交流
李丽容,管理学院辅导员,指导“薪火南雄社会实践队”与南雄市乌迳镇结对,以“老区寻访——南雄红色文旅现状调研与‘流量密码’探究”为主题奔赴南雄开展实践活动,获广东省“三下乡”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个人”荣誉称号。指导实践队获得3项省级荣誉,8项校级荣誉。为实践地提出“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融合发展以串联盘活乡村全域旅游资源的建议与方案,并为当地拍摄红色宣传片、设计多款文旅吉祥物,圆满完成“百千万工程”县域需求结对的各项任务,受到当地政府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李丽容老师希望广大学子能更加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加入“三下乡”行列中,以广州新华学子所能,服务地方所需,在“百千万工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王清鹤】
王清鹤老师(后排左一)向实践地赠送文创纪念品
王清鹤,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辅导员,连续两年指导“青云志社会实践队”奔赴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岩腊苗族布依族乡开展实践。带领团队完成美化乡村墙绘8面;拜访红色革命退役老兵5位;为岩腊苗族布依族乡拍摄宣传片视频9个;募集资金向松林小学捐赠绘本、书籍1479册;设计并赠送文创纪念品149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好评。
“粤黔东西部协作,山海共谋深情”,王清鹤老师带领团队用实际行动续写粤黔情深,用所学专业和技能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
【何宛桢】
何宛桢老师(右一)与实践队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菊城陶屋
何宛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科员,广州新华学院记者站指导老师。带领省级优秀团队、校级重点团队“世外‘陶’源社会实践队”开展“探究中山小榄非遗陶塑瓦脊的保护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活动,创作科普推文、宣传视频、人物专访、IP形象等作品,并指导实践队获得2023年中山市“优秀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作品”。活动获得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国家级、省市级权威媒体报道30余次,有效促进了中山小榄非遗陶塑瓦脊文化的传播。
何宛桢老师认为,指导老师需要深入了解各成员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乡村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区展玲】
区展玲老师(左一)访谈云岩镇副镇长、团委书记温嘉伟(我校2015届行政管理专业校友)
区展玲,公共治理学院专职教师,连续多年带领“名撼岭南社会实践队”到韶关市乐昌市、仁化县、乳源瑶族自治县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曾获省级“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荣获校级“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区展玲老师以言传身教、耐心指导、关怀备至和总结反思为核心,指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田间地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调研基层、服务基层。
“丹心热血沃新花,春风化雨润芳华”,区展玲老师认为,教育在于实践、身教重于言教,她与学生密切联系,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了多位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优秀学子。
【蓝国富】
蓝国富老师指导小朋友阅读
蓝国富,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带领“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深入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东尾村进行实践。他与团队一起奋战在东尾村的第一线,积极推动文化下乡活动,引入多元化服务模式,丰富了东尾村文化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得到了村委会和村民们的高度认可。
蓝国富老师认为,农村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广阔天地,也是当代大学生有所作为的地方,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倾听、理解、交流和提供帮助,激励同学们更加热爱生活、关注弱势群体,并为改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潇】
郑潇老师(右七)与团队到企业调研
郑潇,管理学院辅导员,带领“蕙兰翁逸社会实践队”到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开展实践活动,围绕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为当地发展提出精准合理的建议,并通过直播、制作视频等方式协助当地开展宣传,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好评。
郑潇老师认为,作为指导老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关注国情社情,投入到具体的社会活动中,获得体验和反馈。在实践过程中的美好收获使她和学生都受益终生。
新闻中心综合供稿
审校|李波
编辑|何宛桢
责编|刘赟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