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学子

学人学子

缅怀 | 先生有光,泽远流长

时间:2017年01月18日 16:37    作者:    来源:     点击:[]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扎实的教学科研活动深切缅怀周有光先生

2017年1月14日凌晨,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创制人之一的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就在前一天,这位寿登人瑞的智者刚刚过完他的112岁生日。讣告发出之前,围绕周有光先生112岁寿诞的文化活动像以往每个寿辰一样,正在社会各界热烈展开。谁也不曾想到,今年紧接着祝寿会的,竟是周老的追思会。

厚德光耀,熠熠生辉

周有光先生是中国知识界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作为一位跨越两个世纪,历经晚清、北洋、民国、新中国四个时代,横跨经济、语言、文化三大领域的百岁老人,他的经历之传奇、建树之丰硕、才学之广博流芳已久。他的长寿所代表的,不纯然是人们对长者的崇敬,而近乎对历史的见证和对理想、学问的信仰。是以当先生在天命之年平静地离去时,我们无法抑制内心深沉的悲痛。

周老一生正如他的名字所昭示的那样,周全有光,并以熠熠光辉为后学者照亮前路。当今知识界,在某一领域成就与周老比肩的,未必在少数;而他这般跨域宽广而能不断创造新的思想成果的,则恐怕屈指可数;若论及影响之深广,便更难出其右了。“周有光”三字已然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他从实践中淬炼出来的语文改革思想、立足世界的文化观、冲淡豁达的人生观,乃至他的生活情趣与长寿之道,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及不难预见的将来,都影响着无数的后学晚辈,俨然一座可供源源挖掘的宝山。

在周老的家乡常州以及浙江、广东等省份,都设有继承周老志向,以光大语言文字事业为宗旨的研究机构。近两年来,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相继揭牌成立,这些,都不能不看做是先生德泽所及。

学术传承,砥砺前行

2014年10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教授接待周有光先生之子周晓平研究员来访,两位学者就现代教育念 、语言文化人才培养、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等热烈讨论,尤其就新华学院如何开展中国语文现代化工作、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由此开启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与周有光教授的不解之缘。王庭槐校长在谈话中提议在新华学院建立“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中心”,将周有光先生的事业在中国南方传承并发扬起来。

2014年10月,王庭槐校长与周晓平先生热烈讨论“语言、文化与现代化”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新闻中心摄

2015年1月10日,欣逢周有光先生110岁华诞,在周有光、周晓平两位先生的支持下,南粤高校首个“周有光先生学术展览馆”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正式开放,“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也同期成立。两年来,研究中心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骨干教师为主要研究团队,传承和发扬周老的学术思想,致力打造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基地,致力于中国语文现代化社会实践工作。

在缅怀周老之际,我们略略回顾两年来的工作,不禁感怀周有光教授和周晓平先生父子对中心工作的支持,也深切感受到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之任重道远。

开展学术研讨会议,建设科研交流平台

周有光先生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和文化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为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于2015年1月10日中心成立当日举办“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各省及香港地区的知名学者专家百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周有光先生的学术贡献、汉语拼音相关研究、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学术研讨。会议形成《语言、文化与现代化——“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论文集》,收录会议论文23篇,涵盖了周有光学术思想研究、拼音和简化字研究、汉语传播研究、少数民族文字研究、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正式出版。

“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新闻中心摄
王庭槐校长在“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致辞 中文系摄

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让学术大家为科研引路

周有光学术研究中心成立的初衷,是培养青年语言文字人才,继承周有光教授学术研究工作,在中国南方传承并发扬“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近两年中心依托母体学校中山大学雄厚的人才智库资源,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眼光。

2015年5月11日,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邀请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原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陈炜湛教授与我校师生座谈。座谈会中,陈炜湛教授围绕汉字简化的历程与公案、汉语规范化的必要性与新问题,深入阐述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深远意义。他强调,中国语文现代化始于19世纪末,延续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大势所趋的潮流,因此我们要树立学术自信!此次座谈内容,经中心老师记录整理成文,以“增强学术自信,坚持语文现代化”为题,收录在《语言、文化与现代化——“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 ”学术研讨论文集》及2016年12月中西书局出版的陈炜湛先生《三鉴斋杂著集》中。

2017年1月10日,陈炜湛教授再次受邀来到新华学院,与中心青年教师和中文系学生亲切座谈。本次座谈以“读书与治学”为题,陈教授倾囊传授多年治学心得,总结“静心、认真、老实、无畏、严谨”五条要旨,鼓励青年学者克制浮躁、潜心研学。会后,陈炜湛教授为中心青年教师赠书题字,以“鉴古知今”“后来居上”等勉励后进。

陈炜湛教授谈中国语文现代化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新闻中心摄

2015年6月,中心邀请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广州大学许光烈教授来校演讲“关于汉语国际地位的若干思考”,结合科学的数据统计和亲身实践经验,分析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机遇、问题与挑战。使教师和学生们认清形势,深受启发。

2015年11月,周有光先生的好友、常州社科院范炎培研究员应邀来我校做了“吟诵漫谈”的专题讲座,介绍海内外中华诗词吟诵的发展情况,并进行了精彩的诗词吟诵示范。使得师生们耳目一新,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

践行语文应用理念,培育特色科研品牌

依托周有光学术研究中心这一平台,我校青年教师组建科研团队,立足广东地缘,开展广东省语言社会生活调研,践行语文社会实践工作,打造应用型科研特色品牌。

2015年4月,由研究中心青年教师团队主持的《实用普通话口语表达》教程获得校内立项,拟立足国内独立高等院校教学实际,打造具有广东地缘针对性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上下两编,上编侧重普通话表达基础训练,在广泛调研粤语、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等方言背景对学生普通话表达水平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广东方言区学生的语音偏误、词汇偏误和语法偏误进行纠正;下编着眼普通话口语表达场景,针对教师口语、演讲等提供实训参考。该教材现 已基本完成上编的主要撰写工作,将于2017年底结项。

2016年6月,中心青年教师王惠主持的《广东碑志材料的整理与研究》课题获得广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立项。该课题主要收集、整理广东的碑志材料并对其进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从广东碑刻类文献中剥离出碑志材料,通 过图版、拓片、其他文献等材料,针对前人的录文校订文字、考释词语、考辨史实,研究明清碑志的语言特点。

培育学生科研实践能力,教学相长开拓岭南田野

在教师科研的基础上,研究中心结合中文系“在应用型科研中锻炼提升学生学研、实践综合素质”的特色办学之路 ,组织学生成立广东语言生活调查小组,深入语文生活实际。

2015年10月,本中心联合学院FAB LAB创客实验室,组织以中文系、艺术设计系、信息科学系等为主的全院学生参加教育部语用司举办的“2015两岸大学生汉字文化创意大会”,让学生把汉语汉字知识和民族文化情感融汇到创新设计中。

中文系创意小组向FABLAB胡铁君教授介绍汉字创意设计思路 中文系李铭建摄

中华诗词吟诵是周有光先生等前辈非常关心的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也在2010年成立了吟诵分会。借此东风,本中心在2016年积极扶持成立了新华学院中文系学生的“古诗文吟诵社”。该吟诵社成立一年多来,吸引了诸多学子参加,每天晨读不辍,成为校园一道风景线。在“六十篇古文阅读”等基础课教学中,吟诵社成员已经为全体同学举办了两次“吟诵知识讲座”,既传播了文化知识,又增强了学生走上讲台的自信心。

2016年11月,中心组织中文系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展开广东省报刊用语用字调查,形成作品申报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该调查以广东省三大代表性刊物——《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为对象,定量抽取2014年-2016年间每年各一个月的报纸,考察近三年来广东省报纸在方言词汇、外来词汇、字母词、网络新词新语等方面的使用情况,以及语法语用、标点符号的规范性等,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角度对其用字用词 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对省内具有代表性的纸媒进行具体数据分析,思考语言规范性在媒体公信力、权威性和政 治导向性上所发挥的作用。

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团队开展广东省报刊用语用字调查 中文系吴桂玲摄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2015年 “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成立之际,本拟邀请两位先生莅临指导,后因故未能成行。没过多久,便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接到周晓平先生病逝的消息。不料时隔两年,周老先生也随之而去,虽照民间习俗可算是喜丧,仍难免令人唏嘘沉痛。

作为无缘亲见先生的后生小辈,在周有光学术纪念馆瞻观先生的著作与墨宝以表缅怀之时,在回顾两年来点滴科研教学工作以代哀思之际,深感周老倾注半生心血的中国语文现代化事业任重道远,青年后进唯有秉承周老遗志,发扬并光大这一事业,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悼念与崇仰。正如馆内所展“有光一生,一生有光”八字题词,周老走完了他光辉的一生,但在长久的未来,仍将以他的智慧之光为后来者照亮前路,使我们在他丰伟人格的感召下,在他开拓的学术道路上,奋勉前行。

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供稿
文/李洁玲 图/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新闻中心 中文系
责编|李清波


Copyright © 2018 GuangZhouXin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