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学子

学人学子

[科技月·人物]功夫在课外,善坚持成就口译之星

时间:2017年04月24日 16:06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由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中,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生萧以康斩获大学生商务英语翻译竞赛(口译组)一等奖殊荣。据悉,本次东莞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竞赛活动包括了商务英语翻译竞赛、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6个项目,共有9所高校、344个学生社团及上万名大学生参与。

获奖喜讯传来,获奖者萧以康觉得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心里明白,赛场上自信从容的表现,非一朝一夕之功。比赛前的专门练习,日常课堂的认真聆听和拓展学习,课堂之外的点滴积累和不懈坚持,一幕幕都记忆犹新。

近日,新闻中心记者(以下简称记)采访了萧以康同学(以下简称萧),了解这位口译之星背后的故事。

萧以康同学准备进场比赛 校记者站摄

记:曾获东莞市口译比赛一等奖,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萧:在比赛中获奖,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努力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获得名次也增强了我的英语学习底气,信心大增,使我能够更加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其实当初得知这个比赛,还是朋友艾维克告诉我的。当时参加报名也没有想太多,也只是冲着“我去玩一把”的心态。也可能正是因为这种轻松的心态,所以才能在赛场上有淡定的表现。

记:你为此次比赛付出了哪些努力?做了怎样的充分准备?

萧:在确定报名参赛后,自己的日子过得挺充实的:基本上每天坚持和小伙伴艾维克练习,常常练习到天昏地暗。口译练习的过程是很有挫败感的,关于某个领域的内容自己游刃有余,但涉及到其他较为陌生的领域,就会听不清,更不要说听得懂。但无论怎样,准备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能够弥补短板,查漏补缺。自己也要坚持下去,越挫越勇。

说实话,如果单单只凭比赛前的一段时间准备,远远不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科任老师不断告诫我们说,“功夫在课外”。的确,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终身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每一天点点滴滴的积累。我以为,语言学习不需要过多的天赋,只要你能够坚持多练习、多积累,英语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即: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练习和积累,就是达到“熟”的必要前提;练习和积累,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但在这过程中,需要能够忍受日复一日的枯燥重复。口译大咖詹成教授之前在给我院学子开讲座时谈到,“生活即口译,口译即生活”。在平时,就要尽可能多练习,忍受枯燥,并且学会不断反思,才能有所收获。

詹成教授提出“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观: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举轻若重”,把每一次的练习当作是口译现场,认真对待,查漏补缺;而在正式的比赛中,就要“举重若轻”,把比赛当成是平时普普通通的练习,把心态摆正。

因此,在对待平时的每一次练习时,我都要求自己做到“举轻若重”,中肯地对待自己的表现,积极分析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反思,从而在比赛场上能够泰然自若。

参与学校首届“感恩母校,携手前进”寒假实践活动,(左起:黄霜仪、萧以康、江泽斌) 黄霜仪摄

记:你认为口译学习和训练中最需要什么?

萧:口译学习是非常需要胆量和自信的。如果连自己都不自信,听众也就不会信服。

口译课堂互动性极强,上课免不了提问。我还记得第一次上口译课时,自己非常紧张。我们上课地点是在同传室,为了提高课堂质量,口译高平老师会对我们的译文进行录音,然后随机抽查几个同学的录音,做示范和点评。每次老师回放录音,我听到自己的译文总觉得各种别扭:说出来的“中文”根本就不像中文;英语输出也总是磕磕碰碰的,很多时候连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也说不出来,就算说出来,也有各种各样的语法毛病。于是上课的时候,老是低着头,祈祷老师不要点到自己,免得引起笑话。虽然如此,但仍未能豁免,自己的译文录音也被抽点了好几次。

在我们心目中,高平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实战经历的“口译大咖”,在课堂上,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虽然我们的译文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她总是一针见血指出来,但饱含着鼓励。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被抽点录音其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一方面,粗糙的译文会引起同学们的发笑,这会刺激到自己的羞耻心,正因为这种羞耻心,给予我极强的动力去提高自己;另一方面,高平老师也会现场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就是在老师点评我的某次译文的时候,她指出我的普通话不标准,n/l、k/h不分,我才恍然大悟。

随着自己的口译水平的不断提高,胆子也越来越大,整个人也越来越有自信。当完全听清听懂原文,把源语口译出来之后,自己真的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反过来,这也驱使自己不断练习,提高能力。

记:在外语学习中,有令你难忘的事儿吗?

萧:我说说早读的事情。因为学院只对大一学生有早读的要求,会安排固定地方进行早读;而对其他高年级的学生不作具体要求。“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的黄金时刻,再加上外语学习,一定要开口读出来,所以尽管学院对我们“老油条”不做早读要求,但没特殊情况我还是会去早读。

通常我会选择去课室早读。但要想找到空课室,就一定要早早起床去占位置,尤其是周六日,如果稍微晚到了,也没有空课室了。一段时间后,自己也知道哪个课室哪一天是没被安排上课的,我之后也会固定去那个课室。但有时候也会遇到课室安排补课的,遇到这种情况,就要重新找课室。三年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早读学习,教一教二的每间课室,我都熟门熟路地去早读过。朗读对外语学习大有裨益。我想正是因为坚持朗读学习,日积月累,才能在比赛中驾轻就熟吧。

和朋友一道参加 “2016 Science 机器人国际联盟大会”。(左起:艾维克、薇薇安、萧以康) 艾维克秘密研究所摄

在采访中,萧以康一再提到了老师们给予自己的指导和帮助,老师们“润物细无声”的关爱,让他进步更显著。这种指引既是实实在在的小处指点,细到每个句子,某个词语或发音;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向引导,包括“功夫在课外”、“生活即口译,口译即生活”等教学理念的践行。

萧以康的优秀表现,不仅展现了新华学子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风采,也呈现了外国语学院“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践行成果。

文字整理/新闻中心记者 钟婉
审校|刘英
责编|李清波


Copyright © 2018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