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学子

学人学子

从澳洲到新华,我的“有光”之行

时间:2017年03月29日 15:55    作者:    来源:     点击:[]

郭精锐博士,属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六大人才计划”之“双百计划”引进人才,现任周有光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初见,他带着一名学者的朴实、睿智和儒雅气场。采访过程中,他温文尔雅地漫谈着自己对周有光先生学术研究的思考和看法,眼神中闪烁着他对所从事研究新领域、新思想、新文化的惊喜和期待。一生都在做学问的他,到了花甲之年仍在崭新的周有光学术研究“矿场”里笔耕不辍,这就是他作为学者的大家风范。祝愿郭老师在周有光学术研究中,开辟出又一翻新天地,在中大新华园走出灿烂的“有光之路”。

王庭槐院长(左)与郭精锐博士(右)谈周有光学术研究
 
■从教师到学生

郭精锐老师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与工作14年。出国之前,完成了专著《神话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缩影》,奠下了他对文化研究的兴趣。1992年,郭老师来到澳大利亚,就读于塔省综合性大学亚洲文化与亚洲语言系,经历了一段“从老师到学生”的难忘求学历程。郭老师坦言,最难忘的就是澳大利亚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教育体制,平等的师生关系,互教互学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导师教学生,同时也是学生教导师,导师教给你的是研究方法,替你审查论题设想与理论框架,这是“授之于渔”;当你开始做论文之后,导师因为审读不同学科的论文并从中获得不同学科的很多知识,那便是导师“授之于鱼”,导师与学生之间互教,这也就是“渔”与“鱼”的关系。很有趣,也很平等。

的确,不同的国情孕育不同的教育制度,澳大利亚有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不同的民族,民族文化的互相了解,需要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去充实。澳大利亚如此,美国同样如此,中国也需要如此,郭老师表示,此次来到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参加周有光的学术研究,就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填补周有光学术研究中的部分空白。

谈起这种中西文化交流的学习方式时,郭老师开玩笑道:“我有两个导师,第一个是戏剧学家,第二个是社会科学家,经过几年的文化交流后,我们也就成了澳大利亚三个精通中国戏剧文化的人了。”郭老师说,那一刻他明白了文化交流的意义,民族之间的隔阂,意识形态的差别不是不可以改善,至少在大学这样的园地,只要言之成理,不同发肤的学者都可以心悦诚服地互道感谢。

■结缘中大新华

2015年1月10日,南粤首个“周有光学术研究展览馆”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成功揭牌开馆。同日,为加强对周有光学术成就的研究,促进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发展,学院举办了“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今年9月,郭老师应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邀请来到周有光学术研究中心,作为中大新华的“新人”,面对研究起步阶段的重重困难,王庭槐院长与郭老师多番交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为中心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周有光的学术研究作为当代现存文化符号之一,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要做好有关学术研究,就得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这也是为未来做相关研究的青年学者做出正确地引导;在研究过程中,更要研究出精品,避免粗制滥造、制造精神垃圾;在弘扬周有光先生的学术精神和文化观点的过程中,更希望能在中大新华引导和培养出一批批青年学者在研究中创新、在传承中发扬。让周有光学术研究和‘有光’精神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碰撞中互融互通、互学互鉴,进而得到传承、创新与发展。”王院长这番话成为了郭老师在这条崭新的“有光之路”上的有力后盾。后来,在研究工作中,也不断得到了李中生副院长和中国语言文学系全体同仁的支持与帮助。

郭老师充满感情地说:“周有光老先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人才,是国家若干个国宝级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50岁以前是经济学家,50岁至85岁是中国现代汉语言学家,85岁以后又成为中国文化大师。为研究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周老先生先后探索了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字圈,为中国语言的现代化做出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现代汉语拼音之父’,同样重要的是,周老一生的努力,也为汉语走向世界、走向信息化时代奠下了深厚的基础。周老由文字圈的研究扩展到文化圈,由传统文化圈的比较,进一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他的学问就像波浪的涟漪一圈圈向外荡漾开去。其知识的广博犹如海洋,其文风的浅白则如口语,对周老的研究体现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独到的眼光与魄力,也显示了王院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视。”

在谈到周有光学术研究中心今后有关研究计划时,郭老师向记者透露,自己正致力于周有光学术研究和写作,计划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在将自己全身心‘沉’进去,在周有光学术研究与‘有光’精神中‘琢磨’,越来越有韵味,也越发感觉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郭老师分享道。

■ “他的学问就像个矿场,我要把他开采出来”

在谈到周有光研究是否遇到困难时,郭老师坦言:“作为文化学家,周老的某种观点与当前主流媒体并不吻合。周老曾谦虚地说,从学者的角度,他的书缺乏系统性。是的,在周老先生的煌煌大著中,有些问题会反复出现,比如‘钉头字’、‘圣书体’,同样的内容在书中竟反复出现5次以上,传统文化圈的比较也如此,这使他的著作就如一个尚待进一步开采的‘矿场’。”

面对困难,郭老师并没有泄气,他说:“学术研究永远有不同的困难,总体而言,周有光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的观点是在科学研究中自然得出的,不是基于一时的政治激情,他的知识可以充实我们,他的观点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对于这样一位学者,我们是不应让他的著作束之高阁的。人们说,民国产生了不少大师,新中国以来没有大师。事实并不尽然,周有光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让更多人知道大师周有光。”

郭老师认为,要做关于周有光的研究,必须要谨慎处理,在其文化“矿场”中,开采出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积极性的语言文化“宝藏”,并由此搭建新的学术框架,扬长避短,避虚就实,结合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有周有光先生的文化思想,又能融入自己的文化观点。用浅显、委婉的语言去描写,不仅适合大众阅读,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周有光研究中的文化框架与语言结构。

■“告白”中大新华学子

如今,郭老师来到中大新华园,见到莘莘学子与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他觉得年轻多么美好,就如良辰美景,轻云笼月。他深情地“告白”中大新华学子:“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正在了解中国,今天你站在中大新华看中国,有一天你可能站在哈佛牛津看中国。中国需要新华,世界也需要新华。在中西的文化交流中,相信中大新华学子会当仁不让,作出卓越的贡献。”

■郭精锐简介

郭精锐,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文学博士。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六大人才计划”之“双百计划”引进的人才,现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周有光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197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与工作14年。1985至1991年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明清文学研究室主任。1991年被评为副教授,期间担任国务院国家教委重点项目——《车王府曲本》。2002至2008年先后在澳大利亚柬华中文学院、塔斯马尼亚大学亚洲研究系以特聘教授身份教授《中国语文》、中文与中国文化。出版中英文著作22种,共36版次,为海内外335家图书馆馆藏。其主要作品有《中国神话与中国文化缩影》、《车王府曲本与京剧形成》、《从汉人到唐人》等。

(中大新华记者站 文/黎晓彤 蔡露 图/刘英)
责编|刘英


Copyright © 2018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