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精神弦歌续 新华教育十载情
时间:2015年12月17日 01:28 作者: 来源:
点击:[]
[编者按] 2015年适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十周年华诞。十年中,一代中大教育先辈贤达前赴后继,鞠躬尽瘁;一行创校先驱老领导、老教授、老教师为筹建办学呕心沥血、艰苦创业,精耕细作,诲人不倦。老领导、老教授、老教师们风雨同路,锲而不舍。这十年是从无到有的十年,是从苦到甜的十年。他们创建了新华,也成就了新华。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学子。让我们走进中大新华的创校先驱,立教先锋,倾诉衷肠,以念初心,挖掘当年的老故事,感受老前辈们对中大新华不遗余力的奋斗之谊、奉献之情。
陈振应: 同筑教育事业 再度光热凝心
陈振应(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学督导),2003年参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筹办工作,原筹建会副主任,院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离退休协会副理事长,离休干部。2012年荣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
“中山大学离休和退休协会有一个任务,就是搞教育。因为我们都是从教育行业退下来的,对这方面有经验和能力。”陈振应教授将中大新华成立的过程娓娓道来。“李延保书记建议把协会老教授、老教师们创办的中大颐园培训中心(即中大颐园学院)独立出来办学,恰好教育部颁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这是一个珍贵的契机,更是一个转型的出路。”
万事开头难,为探求自主办学路径,谋求民办教育发展,老教授、老教师们开始为创办独立学院而忙碌奔波:寻求合伙人(投资人)、寻找符合办学条件的土地及教学设备,准备申报创办的相关文件……2004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正式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申报期间,我还清晰地记得对于电话又怕又喜的焦灼心情,怕坏消息又期待好消息。有一次我接到省里面打电话说申报遇到困难时那种失落无助感,还记得李延保书记为此带着我一起到省厅拜访被冷遇的情景,筹委会同志一起加班加点四处奔走,还有李延保书记为此还专程赶往北京……冲破重重困难。2005年5月9日教育部函复广东省教育厅(教发函〔2005〕68号),同意中山大学与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试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同年9月完成首次招生,学院迎来首批724名学生报到。
元老级的中大新华人怀着新华教育梦,面对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为了防止师资力量流失,利用离退休老教授、老教师的力量,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人才,创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发挥老教育者们的余光余热。
谈起创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初衷,“中大人,办中大事,何乐而不为?!”陈振应老师不假思索地说道。“近3年的筹建期,零回报更谈不上工资,但我们共同努力地做一件事,做一份利国利民的教育事业,内心的热忱和责任是与日俱增的。”
潘琪:首战之师 匹夫有责
潘琪(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学督导室主任),2003年参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筹办工作。研究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估板块研究。从教35年,期间,重点课程建设管理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
“冲着办公益性民校,我选择了新华学院”,2003年,还未正式退休的潘琪教授收到一份特别的邀请,听闻有投资方与中山大学合作筹备建立一所民办公益性大学,他毅然决定加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筹办小组,拒绝了其他高校的高薪聘请。
学校成立之初,学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招生工作,一是未列入2005年广东省招生计划;二无向考生公布招生信息;三无学校招生代码,成为当年招生的“三无”院校。当时招生工作由潘教授负责,学院领导人人都以“学校兴亡,于我重责”的精神,团结合作,通过大家不懈努力,凭借迎难而上的无畏精神,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学院还组织小分队奔赴全省各地投入到2005年本科招生宣传工作中,并取得不错的反响,首次录取人和生源质量均超预期。
为办好新华学院,中山大学还特派一批拥有丰富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的离退休老领导、老教授加入到新华学院教学、管理队伍中。建校初期,我院大学英语统考成绩尤其突出,通过率还达到了一些重点大学水平。潘教授认为,新华学院应作为中大一个培养人才的改革创新的实验基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传承光大,改革创新,依托母体学校中山大学雄厚师资力量及学科齐全的优势,同时凭借自身优势,与母体学校中山大学形成错位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目前身为学院教学督导室主任的潘教授还提出,要本着“务本求实”的原则,打造高素质的教学行政、党政管理队伍,如邀请中大资深教授到我院开展讲座,管理部门应该在新华学院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的同时,与母体学校中大实现课程、师资队伍共享。加快建设校园硬件设施,优化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培植本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依靠母体学校中山大学的优势,传承好中大精神及其优良传统。
詹俊川:酿花成蜜 虽苦尤甘
詹俊川(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原副院长),2003年参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筹办工作。中山大学英语教授、原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曾兼任广东省企业文化协会理事、广东和广州地区酒店管理协会理事。
“我们现在可以描述一下中大新华成长了十年是个什么样子?新华这个婴儿2005年出生到现在十年了,是个什么样子呢?假如把新华学院当作一个小孩,他现在该上初中了,我们应该描述他是个什么样子,对不对?”詹俊川教授问道。
詹教授认为,中大新华能发展到今日,最重要的在于它是一所按照教育部[2003]8号文件精神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视教学质量为第一生命线,成为“五有”学校:一是有了传承中山大学传统的优良学风;二是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有一个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学科平台;四是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设备设施;五是有社会普遍认可的教学质量。
在他看来,现在正是新华学院的转型期,而且正处于高等教育残酷竞争的局面。中大离退休老干部、老教授、老教师少了,可利用的资源也少了;2016年以后适合考大学的青年也少了;其他的民办高校也在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扩大办学空间。中大新华要走出自己的路,办出自己的特色,要适应这个转型期。因此,需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要发挥学科平台和专业特色的优势,适当控制办学规模,上品牌,上档次,才能保证学校的吸引力和报到率。再者,就是要有比较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一所现代大学所应有的办学条件,如图书馆之类不可或缺的办学设施要补上去。
十年了,中大新华未来该怎样走下去、如何突破呢?詹教授提出,应该按教发〔2003〕8号文件办,现在的董事会成员、领导班子一定要有“改革、包容、开放”的精神。将来董事会和领导班子的成员进行调整的时候,要考虑到年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事业精神等方面,尤其是事业精神,没有事业精神,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学习、思考、实践、总结”——这是詹教授在学院工作时为自己定下的工作准则。为此,詹俊川教授在采访中对中大新华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一是规范制度管理,优化董事会和领导班子成员;二是学科专业发展要有特色,资源集中于优先发展诸如护理电商之类的专业;三是对外合作办学要有突破,要有新思路,并落到实处;四是调动全院师生积极性,改革创新,谋发展,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
张纯祥:捧一颗心来 留一份赤诚
张纯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首任院长),2004年参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筹办工作。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山大学副校长。
张纯祥教授是土生土长中大人,在退休之际,参加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筹办工作,在2005年6月被聘任为首任院长。对于学院的办学初衷,张教授认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以新的办学模式开办的独立学院,融合了中大母体学校的管理经验、师资资源及优良学风和利用民间办学资金和机制的优势。当年李延保书记要我们参加办学的同志有好的办学理念,跳出公办大学的框框,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成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张教授认为,为中山大学办学和离退休教工做工作是有意义的,因此,决定参与这项艰巨的办学任务。
关于学院的办学理念张教授认为,学院开办之初就提出了传承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和优良学风,继承中大“包容、开放、创新”的大学精神和人心向学的优良学风,把学院办成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构建专业结构合理,设施良好,对外开放,培养实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技能,显个性,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回忆学院开办之初,张教授还提到当年遇到的三大难点:一是学院开办的筹备时间很短,学院只能与广州大学南粤专修学院共用一校区,除学生宿舍和课室外,语音室、实验室、体育场地、图书馆和网络设施等都达不到教育部有关办学的基本要求。学院必须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和在花费不大的情况下,建设必须的语音室和实验室,联通各办公室、计算机室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网络,并且完成光纤与中山大学本部的校园网相联等工作,所遇到困难是很多的。二是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和合作方投资,只能把有限的办学经费用在教学上,其他支出要尽量缩减,学院开办仪式是极为简朴的。三是在保证学院的教学质量前提下,必须在短期内找到合适办学的新校区。经过多方努力,终于2007年5 月选址定为东莞麻涌。张教授认为,虽然办学中遇到很多的困难,但在中大新华人的共同努力下都被克服了,充分体现了中大新华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开拓创新精神。
谈起对中大新华的学生印象,张教授肯定地说道:“虽然我们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与中大学生不在一个档次。但也应看到,学生的高考成绩不一定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我们的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与外界沟通协调的能力都比较强。我院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广州各大医院工作均受到好评,便是很好的例证。此外,学院建立初期,中大新华学院有多届毕业生必须通过中大的三门学位课的考试才被授予中大学士学位证书,但他们最终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占总毕业人数83%以上,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经过中大新华人十年的艰苦奋斗,今日的中大新华已走上高速发展快车道,成为横跨穗莞两市的万人高等学府,已逐步凝练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已培植了一批品牌专业。一批批师生已跨出校门在省内外国际大赛中屡获佳绩。欣慰之余,也必须找准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为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建成应用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位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的独立学院而奋斗。
唐廷勇:廉颇虽老 尚且能饭
唐廷勇(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原副院长),2005年加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领导班子。中山大学医学教授。
“学校要办起来主要是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是保证师资,聘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比如中山大学的老教授和每个专业的骨干教师;二是设备要保证充足。”唐教授入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时已年近古稀,但是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热爱并没有因为年龄而停下脚步。
中大新华办学传承发扬了“中大精神”,学校教学要掌握“三基”:教师授课需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生向学要勤加训练,多进行实践操作,熟能生巧。另外是“三严”,学生对自己要有严格的学习态度,工作要有严密的操作,对待事物要有严肃的态度。 “三基”和“三严”也是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办学精神。立校办学要以母体学校中山大学为依托,把中大精神贯彻到学生身上,激励学生以此为目标努力奋斗,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建校治学的理论有很多,但是更多的经验要通过实践来获取。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学十年,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行,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在不断的革新中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借此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希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首个十年为里程碑,继续办好具有中大新华特色的教育,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陈树坚:十年全勤 劳模典范
陈树坚(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管理学系教师),2005年任教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山大学教授,曾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数学教学研究部主任,现任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
“感谢新华学院,它让我在这十年里充满了活力”,年过七旬的陈树坚教授现依然坚守在教学最前线,回首过去的十年,爱岗敬业的陈树坚教授从未请过一次假,坚持到岗上课、从不缺课,已成为他从教数十年来的信守。
回忆起自己的从教生涯,陈教授历历在目。他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疏导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情感方面都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由于国家对于力学事业的重视,他能有更多机会投身到力学的研究当中。亦师亦友、获奖颇多的他执着地认为,只有学生认可才是最大的成功,只有与同学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传递自己所崇尚的教育精神。最令他引以为豪的是在他教过的学生中,至今仍有许多与他保持着密切联系。正是在建校之初有着这批像陈教授一样用心良苦的老学者,中大新华学子才学有所成。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十年的发展历史,既是一部艰辛的创业史,又是一部辉煌的发展史。在学院十周年校庆之际,他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祝福:与母体学校中山大学建立更密切联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但要求学生求实创新,同时也要求年轻教师刻苦钻研,多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升职称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衷心祝愿中大新华踏实稳步地发展下去,不断巩固已有的优势。其次学院应该正确定位,扬长避短,积极吸收新观点新理念,走改革创新之路。
陈教授也给中大新华学子带来了寄语:“青年要有所追求”,要努力在知识与道德方面求上进;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打破惯性思维,学会突破传统,紧跟时代的脚步;努力学习,学会思考,为国家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陈梓权: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师魂
陈梓权(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原系主任),2005年加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任教。历任中山大学中文系助教兼政治辅导员,校党委组织部科长、秘书,人类学系党总支书记兼系副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等。
陈梓权副教授始终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这令他充满了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院建校初期,基础建设发展跟不上,系部专业建设刚起步,他担任我院中文系第二任系主任,全系性的教学、管理等工作他都亲力亲为,一一兼顾。他认定独立学院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此,着重抓了三方面:一是专业课程改革,构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文秘管理基本知识技能和综合写作能力等三位一体的结构课程。他认为中文系的学生不仅笔头功夫要硬,同时还要提高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综合技能。于是提出并增设《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办公室自动化管理应用》、《企业管理》等多门应用型课程。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他广开门路,聘请了院内外许多教授、副教授兼任专业课程,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其时该系约百分之八十的任课老师具有高级职称,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是抓好学生的教学实践。除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和社会实践外,集中大四一年让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从事教学实习。这样,该系学生的专业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就业面也广阔了,每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左右。
陈老师亲身讲授《行政管理学》、《中国文化概论》、《大学语文》等课程,并指导每届学生的作文、毕业论文。他说:“讲课讲得好也是一种享受,看到一届届学生们毕业成长,更是享受。”陈教授发自内心的话语感动了我们,为人师表以办学为乐,以教学为乐,正是这份对教学的热爱以及乐观积极的态度,使他在退休以后还一直投身到新华学院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中。
采访结束之际,陈梓权副教授对学院发展提出宝贵建议:回首过去十年,总结发展经验与教训,继续传承发扬中山大学精神,顺应潮流,改革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准确定位,固本务实。愿中大新华越办越好!
[笔者手记] 相逢一面太匆匆,校内繁华几度红,厚谊幻作新华梦,深恩永烙刻心中。忆往昔峥嵘岁月,老领导、老教授、老教师们眼里仍闪烁光芒。捧着一颗心来,只为新华教育梦。有他们这些老前辈的努力和奋斗,才有今日辉煌的中大新华,才有你我今日放飞梦想的乐土。十年新华情,十载建校路,风雨同舟,今又远航,路远山高水长,任重道远。
以此文感谢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筹建、创办、发展史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教授、老教师们,没有你们,就没有今日之中大新华!与您约定——下一个十年,我们共同见证中大新华再创辉煌!
(宣传与新闻中心供稿 文/谢晶晶 刘英)
记录整理︱徐少伟 谭洁 莫丽娜 吴晓妍 吕苑珠
责编︱李 波
编辑︱谢晶晶
记录整理︱徐少伟 谭洁 莫丽娜 吴晓妍 吕苑珠
责编︱李 波
编辑︱谢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