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学子

学人学子

好样的!中大新华的这群大学生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

时间:2018年05月29日 09:2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了于十九大时提出组建军人事务部的方案。

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北京正式挂牌。随着中央和地方对于退伍军人的关注和扶持力度加强,这群“隐于市”的扫地僧——退伍军人,也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

网上有一句话很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中国军人时刻冲在一线,他们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安定,有时亦参与非战斗性的包括救灾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让军人受到尊崇,这是最基本的,这个要保障。”

在中大新华,这群大学生退伍军人,他们可能是坐在你旁边认真学习的学霸,也可能是你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他们是我们生活中可爱可敬的人。

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国旗护卫队
 
中大新华国旗护卫队

中大新华国旗护卫队是由13名退伍军人和15名各院系专业的学生组成的。

5月13日,中大新华国旗护卫队参加了2018年广东省学校国旗护卫队交流展示活动。他们凭着过硬的队列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举斩获二等奖。

踢正步时,脚距地面需达到25cm

在校园里,我们时常看到国旗护卫队在午后毒辣的太阳下、在深夜12点的寒风吹拂中,不怕烈日当空,不惧夜间寒冷,他们穿着马靴踢着整齐的正步。他们身穿统一的军装,站着标准的军姿向我们展示着一名军人的最好姿态。

中大新华国旗护卫队在训练

近日,校园记者对我校两名参军退伍的学生进行了采访。他们分别是15年服役于西藏军区并荣获我校2017年年度“新华好青年”的李城同学;以及先后在云南、北京服役,在军中获得许多荣誉的刘育桢同学。

校园记者采访退伍大学生(左起:学生记者、李城、刘育桢)

他们表示,当兵入伍之后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在部队里的经历对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

当提及在部队的生活时,节日思亲、训练艰苦则是他们最深刻难忘的记忆。

从部队回归到学校之后,正是由于部队生活的紧密性,两位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从不懈怠。

刘育桢说:“正是因为吃过苦,经受过锻炼,才能更加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李城,新华青年好榜样

李城,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两年前自愿申请到西藏服役,为西藏军区工程兵。退伍后来到中大新华就读,现为我校国旗护卫队一班班长。
投笔从戎去,只身走西东

2015年九月,梅州不如东莞这般热。

一位少年赶着了参兵入伍的日子,在满是汗渍的入伍申请书中珍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城的家乡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历有崇军尚武的精神,也正因为如此,在父母祖辈们的期许下,李城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从戎生涯。

时间来到9月中旬,需要办理的各项当兵手续和体检早已置妥,部队派来的大卡车也在默默等待着新兵上座。

少年告别了父母和长辈,对于即将面临的部队生活,他隐隐有着些许激动。这好像是一个仪式,是一项传统,新兵告别亲人,忍受着与家人离别的苦痛亦或者满怀对部队生活的期待,而家人却只能远远地看着那辆大卡车逐渐远去,直到连车鸣声再无半分。

倚在车上,清晨的微风夹带着一股莫名的味道拂面而来。

少年望着身后熟悉的街道慢慢消失,他的眼中出现的不是伤感,而是坚定之色。“志士恨无穷,只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这是朱德元帅写的诗,也是少年实现他的人生的诗。这名少年叫做李城,是在西藏军区守卫疆土的李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俗语大概说的便是西藏了。

在我们看来,西藏是一个圣地,不仅是心灵或者信仰圣地,更是令人心驰的风景圣地。

但当李城坐着大卡车踏上西藏的路途时,却惊讶地发现这里连水泥路都没有,气候环境也十分不友好。

海拔越高,氧气越稀薄。从南到西逐渐减少的氧气含量令同行的许多新兵感到不适,天空上的云少得可怜,阳光炽辣辣地射在车上,痛得让人睁不开眼。但李城眼神依旧坚定,硬挺了下来。

到了西藏军区,李城发现当地时间和广东的有着差别。同时西藏靠近四川,这便意味着川菜是日后两年的主食,这对于在广东土生土长的李城而言,并不适应。

国旗护卫队比赛现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身为工程兵的李城在艰苦的环境中逐渐适应,逐渐成长。构筑工事、排雷和巡逻是他的日常操作。

每次想到自己在守护祖国的边境,肩负祖国和人民赋予西藏军人的神圣使命,李城都感到由衷地自豪,守卫国家,为国效力是中国军人的职责。

对此,李城从未感到后悔,而是庆幸选择参军入伍,他选对了。

2016年12月15日,李城经历了最深刻的一次训练。当时气正值隆冬,天地是冰冻的天地,气温几欲夺人心神,但部队的训练却不能,也不可能因此而暂停。

四十斤的装备背负在身,李城趟过冰冷刺骨的河水,已被河水浸泡的裤腿贴在小腿上无不令人发颤。

西藏军区有条老规矩——拉练不过夜。但时间不等人,仍旧固执地往前走着。

夜晚将至,李城和他的战友加快了步伐,不快点结束拉练,夜晚训练会更加艰难。一步、两步、三步……剩下十公里、五公里、一公里……终于,李城所在部队赶在了晚上回到了军营。

那年,李城获得了部队的连嘉奖。

每每回忆,他却笑着说人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想必,在李城心中,这个奖项的获得既是苦涩的,但却是最值得回味的吧。

离营,赴校

离开了军区,告别了共同奋斗的战友和难忘的军营生活,李城要实现他在部队时念念不忘的一份执念,也是他另一个梦想——上大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7年,李城成为了中大新华的学子之一,他实现了他的梦想。

认真学习,不能懈怠。到了校园的李城并没有忘记部队教给他的东西,也没有因为部队和校园两个环境的不同而产生迷惑。

李城的眼神,依旧如刚入伍般那样坚定。他依旧刻苦认真,学习上认真规划,脚踏实地地去一一贯彻。

李城认为,学校也和军营一般,是实现他人生价值的地方。

李城(左三)荣获2017“新华好青年”

返校的第一个学期,李城毅然参加了“新华好青年”的评选,他主动把自己的参军入伍的故事向热爱祖国的同学们分享,激励更多的同学献身国防事业。

同时,李城也在不断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李城觉得要付诸自己的行动,让更多学子明白中国优良传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育桢,巾帼不让须眉

刘育桢,2016级会计专业,两年前参军入伍到云南服役。为陆军通信兵,退役后返校,现为我校国旗护卫队教导队分队长。
当兵,最勇敢的决定

“很难想象女大学生去服兵役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我最明白的是她们肯定拥有比平常人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在表面上看来,刘育桢不过是学校里一位平凡的学生。

育桢曾经担任过学校记者站公关部部长,成绩优异,但心中有志的她却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挑战尝试一个全新的领域。

她暗自下定决心——“去当兵!”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的时候,有人劝她继续学业,当兵辛苦;

有人劝她追寻自己的想法,活出自我。

最终,她毅然选择自己坚定的想法。

姑娘走吧!当兵去!

2016年夏季的某个凌晨,部队派来接新兵的车停在人员集中地附近。育桢早已经办理好各项当兵手续,完成了体检。

上了车,告别了家人,此时仍未天明,天边只是抹着一缕淡淡的蓝光。

少女总是多愁善感,育桢也不例外,她思念亲人,想念校园中的好友。望着逐渐明亮的天空,育桢眼中却是毅然的神色。

广州到云南的距离,云南再到北京的距离,很远。

但距离的远近却改变不了育桢的坚定,也无法减少她的思念。

“军姿一小时!”作为新兵最基本的一项训练便是站军姿。

晴朗的天空此刻不再是好天气的代名词,因为这意味着毒辣的太阳将会加入锻炼的一个项目之一。

育桢此刻已然满头大汗,甚至隐隐有点头晕脑胀。育桢想到了她的班长一直讲的一句话“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

军姿大抵也如此,假如一开始就放弃了,那又何必参军入伍呢?

育桢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毅力的考验,她通过了。

育桢刚入伍的三个月的时候,正好是她在部队里经过的第一个大年初一。

当时的她仍在工作,在站岗,在清洁。

但她心里再明白不过,今天是家庭团圆的日子,是吃团圆饭的时候。

但那又如何?一家不圆万家圆。对于亲人的思念,她深埋心中。

此刻,育桢,已然拥有了军人的品质。

刘育桢入伍接受训练
努力,付出就有回报

部队的生活必然是辛苦的,但相较于男兵,女兵的训练和生活会相对好一点,但是育桢从未因此有任何一丝懈怠。相反,她时常混迹于男兵之中,与他们一起训练,一起打球。

只有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挑战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才会有进步。因此,育桢也成了自部队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女炊事员。

当一个手艺人将粤菜搬上军营食堂会是怎样的?在炊事班中,育桢的手艺得到了每个战友的称赞,甚至于过年会餐时得到了首长的点名表扬。

那一刻,她特别开心,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后来,当育桢到北京学习时,她的战友们还会发消息说想念她做的饭菜……

在去年,育桢即将退伍之际,她参加了北京军区的一场演讲比赛,讲述了她自己的军旅生活,最后敬了个军礼。

育桢此刻心中五味杂陈,回想起往事的一幕幕,却有一种道不明的苦涩感觉,不自觉地热泪盈眶。

正因为育桢拥有凡事尽全力,渴求进步的态度,她在部队中获得了许多奖项,每一年的工作突出奖,优秀义务兵,全优士兵荣誉称号等等……

每一次,当她接收到任务时都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好,付出别人多一倍的精力,但她并非一味为了荣誉,而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无论如何,用心做事,结果是不会差的。在部队各级组织和首长的关心培养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她逐步由一名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归校,学业更进一步
“八一优秀义务兵勋章”

相比较刚入学的新兵,育桢会显得轻松一点,毕竟她已经历过一年的大学生活。从军营归来,育桢更为成熟了,考虑事情更加全面,更为冷静理性,对于父母也有了更深的挂念。

“要学的还很多”。育桢并没有认同她的同学所说的那般——“还可以多玩两年”,当兵两年回来,育桢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巨大的变化,因此也更加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未来该怎么走。

最起码,她不会再无所事事,而是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目标,每天坚持锻炼,学习英语。

今日事,今日毕,是她的信条之一。这些积极的影响,都是军营生活带给她的体悟。

回忆,记者站的缘分
育桢入伍前和中大新华记者站指导老师合影

谈及记者站,育桢有太多的感慨与回忆。

育桢当时在记者站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记者,到后来成长为公关部部长。育桢回忆当初,在记者站的学习锻炼过程中,教会了她如何礼貌地待人处事,真诚地与人沟通,与人的交流的能力。

张爱玲小说《传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出名要趁早”。育桢对这句话稍有改动,她认为:“当兵要趁早”。

部队生活并非只有苦和累,当你真正入了伍,服了役,便会由衷地认为值了,不亏!毫不夸张地说,参军入伍,让她的人生更加完美了。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蔡奕阳 张可莹 魏俊鑫
图/黄君乐 黄文贞 张嘉怡 张家骥
责编|李波


Copyright © 2018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