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学子

学人学子

9名教师当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9年“十佳教育工作者”

时间:2019年09月11日 11:21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激发我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十佳教师”和“十佳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知》(中新人事〔2019〕13号),在个人申报与各单位推荐相结合的基础上,经网络投票、学校评选领导小组评审、校长办公会审定、公示无异议,王凤等9人被评为“十佳教师”,李安兰等9人被评为“十佳教育工作者”,学校决定予以表彰,以资鼓励。

李安兰
13财管学生周雅静(右一)毕业前对李安兰老师(左一)表示感谢
我是谁?

我是李安兰,中共党员,厦门大学硕士生毕业。2011年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进修。曾任广州市邮政局计划财务部副主任兼骏源集团财务总监, 2009年入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目前是会计学院副院长、会计学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主讲《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担任逸仙班专业导师、创业学院导师以及广东省财政厅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专家和广州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财务专家。

我的故事:良师益友,人生导师

当我重新走进校园,我的目标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我自己。

我一方面积极了解学情,认真进行教学教改;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我先后获得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总决赛二等奖和2014年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先后获得北京大陆赛区一等奖和香港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总决赛冠军。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在专业权威期刊《会计研究》发表文章1篇。主持省科技厅重点课题1项,省财政厅竞争择优课题1项,省级精品资源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1项。

在管理岗位上,我致力于特色。

一是解决了师资队伍问题,由2009年的2人扩大到目前13人,形成公司财务和金融投资两个课程组。2人完成中山大学访问学者学习,1人获得校青教赛二等奖、1人获得首届说课校三等奖、2人获得商科竞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冠军队优秀指导老师,出版了2部教材。

二是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实习、学科竞赛、假期调研、实验室教学、毕业实习等。

三是形成了有序的专业实习管理模式,建成了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40个实习基地。

四是完成校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并成功立项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五是学科竞赛,继2014和2016年在香港获得商科案例竞赛总决赛冠军外,2019年我院获得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第十二届“新道杯”广东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决赛一等奖,实现历史上的突破。

六是科研方面,近两年学院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多项,有2名教师获评副教授。

李波
李波老师与学生记者参与东莞大学生篮球联赛报道
我是谁?

我是李波,2015年8月入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共党员,现任党委宣传部(宣传与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副主任、中山大新华学院记者站指导老师。工作至今,先后获得过数次省级、国家级高校校报好新闻各类奖项,2018广东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优秀作品三等奖,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十佳校媒”优秀指导老师。参与了1项省级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独立学院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研究》。

我的故事:初心依旧 砥砺前行

刚入职时,我主要参与校报编辑工作,从一开始的小白到后面能够承担好校报的策划、编辑、设计、印刷等工作。其实在平凡的岗位中最重要的就是守得住初心,能够坚持下来。校报虽是月刊,但每月要谋划好每版的新闻,选取好图片,做好版面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时常周末在办公室里加班加点。有时候觉得太累了,想过放弃,幸而一路走来领导对我悉心指导,每当一张张报纸印刷好传递到读者手中时,油墨飘香心自甜,好像一切都变得特别有意义。

在新闻工作战线上,还有众多的“小黄鸡”与我一同奋战。在我眼里记者站是一个家而非单纯的社团,他们与我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我们共同参与了校内外各项新闻报道工作,连续获得过三届广东省“十佳校媒”。在我们的培养下,学生记者获得数十项国家级、省级校报好新闻奖,参与协助过环境部采访团、中青报“西电东送”采访团等社会各界的相关活动报道。 

如今,我主要负责学校新媒体工作,通过新媒体,讲好新华故事,传播新华好声音,传递新华正能量。一方面始终坚持把握宣传导向,坚定理想信念,将学校新闻通过新媒体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另一方面,精心策划各类选题,制作精华视频,不断提升宣传教育的实效,引导新华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为适应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在领导的指导下,努力把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育人、宣传、服务的重要阵地,完善新媒体运作机制。现已建构形成了策划、采编、影视、美编、审核的新媒体传播体系,在大型活动和日常宣传工作中“一官一活”形成舆论引导合力,加强了对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播。 

作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和基层党员,我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政治立场坚定,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如:2018年指导校级重点团队——中大新华记者站芒果教育服务团入选由团中央学校部、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共同主办的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遴选活动“匠心传播好作品”。

在中大新华,有着太多的故事,我感恩这里的一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倍加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新华梦”而努力奋斗!

肖晶
肖晶老师2019年指导红领巾社会实践到惠州安墩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我是谁?

我是肖晶,2008年8月入职我校,助理研究员,现任医学科学技术学科党总支副书记,曾任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公室综合事务科科长、行政人事部部长助理、工会小组长、药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等。曾获得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优秀党员、中山大学优秀党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获得校级2017届优秀毕业论文,指导队伍获得2019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灯塔实践团队”和省级重点团队称号,所在党支部获得“先进党支部”称号。

我的故事:心存敬畏 用爱担当

医药类人才关乎国家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医药类人才培养环节中不仅要重视专业学识、实践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思想引领、品德修养环节。在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基层一线工作经历,让我深感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要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医学文化素养为中心,用心用情用爱做好每一项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用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用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感情走入学生心田,用思想引领学生成长,引导同学们认识自己、明确定位、提升道德情操、加强人文修养、增强核心竞争力,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同时,本人也组织和团结相关院系的辅导员老师、党务工作老师一起共同研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研究学生思想新动向,共同提升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党务促业务,以党建促发展,筑牢安全稳定的防线,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力求当好学生灵魂塑造者和思想引领者。

在岗位上锻炼,在学习中思考,在创新中担当,本人将继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功成不必我在”的情怀,以“工匠精神”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

吴丹莹
(左)吴丹莹,2018年11月22至24日参加2018年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暨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工作推进会
我是谁?

我是吴丹莹,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4年8月入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就职于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任学科与科技管理处科技管理科科长,兼行政秘书,主要负责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也负责处室综合事务管理等。在职期间,我全心投入本职工作中,在2014年至2017年的教职员考核中均为优秀。工作外,我定期参加校外培训、积极开展研究,发表两篇科研管理研究的学术论文,承担及参与科研项目4项,作为副主编汇编图册《光影集——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

我的故事:我是科研的“筑梦人”

直至2019年夏,2630篇论文、154个项目、16部著作、97项专利…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坚持换来的,一切从无到有。

跨越几千公里外的英吉利海峡回到广州,追寻着这科研梦。记得我刚到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那一年,恰恰也是学校正式设立科研管理部门的第一年,正式成为一个“科研人”。当时还没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但庆幸有领导的无限关爱、耐心指导与引领,在领导的指导下,伴随着“嗒嗒嗒”的敲击声,一篇篇科研管理制度和办法呈现在电脑屏幕上。在这科研工作的起步之年,我仿佛跟着学校科研体制机制的建立而一起成长,从科研“小白”的一窍不通到如今驾轻就熟,而学校科研的“大楼”也逐渐筑起了地基。

要建造这科研“大楼”,需要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辛勤付出,作为科研管理人员,做好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筑建科研梦的支持是责任。每一项工作都是责任重大的,因为每开展一次学术活动、每转发转发一个项目通知,可能都是老师们获得新的研究思路、获得项目立项的一个机会。每到项目申报期,那是不分昼夜地反复审查和复核是常态,网络那头是老师们紧张的修改材料,网络的这头是我焦急的等待,追赶着最后限时,睡意朦胧地看着键盘上的白月光,仿佛在提醒我再耐心一点、再坚持一下。这看似简单却极其繁复的工作,我想是一份责任心驱使着我,不管是否通宵达旦,也必须要在限时内完成。

转眼5年恍惚而过,未曾想过此生会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结缘。这些年繁琐的工作占据我大部分的生活,即便到了假期也要迎接各项艰巨任务,但有幸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与理解,再困难的工作仿佛都迎刃而解。希望往后仍保持着初心,继续为筑建学校的科研“大楼”一步一步往上走。

张强
张强老师在2019届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工作现场
我是谁?

我是张强,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201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入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现任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综合事务科科长,支部组织委员,机关分工会组织委员。在新华短暂的4年间,我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新华也给予了我成长之力、幸福之感。入职至今,我先后获得了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服务之星”“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在2018年度教职员工考核中获评“优秀”。工作之余,主持和参与了校级以上党建课题2项,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4篇。

我的故事:“行”成于思,“业”精于勤

唐代诗人韩愈在《讲学解》中有这样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说的是“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这句话强调更多的是学业和品行,我认为对待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提升我们工作的专业水平;只要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才能让自己的事业有所成就。

中大新华是一所富有朝气和魅力的大学,这里汇聚了太多优秀的师长和同事,让我深知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工作至今,我始终怀着虚心学习的心态,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大新华人,更好地为师生做好服务。一是积极参与筹备学校重大会议及活动,做好会务接待工作。每学年我参与组织协调的会议达300余场次,对外接待25余场次,校级以上重大会议15余场次,涵盖各类“庆典、仪式、论坛、党代会、教代会”等。会务接待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有时还需通宵达旦地准备,但每每得到参会领导和嘉宾的肯定,心中的自豪感与幸福感便油然而生。二是上传下达,协调规划,高效完成各项事务性工作。办公室的工作繁杂琐碎,大大小小25项之多,工作中我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分工协调、分清轻重缓急,确保按时保质地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多读书、勤练笔,提升公文写作水平。在岗期间,我每学年参与拟写规章制度,对外发布通知公告,撰写请示、报告、会议纪要、新闻稿件50余份。作为一名理科生,尽管刚开始写的时候感觉很吃力,但我坚信只要多读、多看、多练,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勤学习、常思考、多总结”是我做好本职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对待工作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奉献之心,多一点主动、多一点热情、多一点自信,偶尔还要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才能力争把工作做好,才能不负领导的信任,不负新华的栽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提升自我,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陈宝琪
陈宝琪老师在东莞校区
我是谁?

我是陈宝琪,中共党员,硕士,助理研究员。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工作至今,现任教务处副处长、教务处教学评估科科长。

在职期间,我始终以服务师生的态度坚守自己岗位,勤奋踏实,顾全大局,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多次协助校领导完成规章制度的制定和重要报告材料的撰写,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学习、大讨论工作方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任课教师教学评价实施办法》、《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关于报送2019年专业对标自评材料的报告》等。

工作之余,我及时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经验并撰写成文,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有9篇,主持和参与教改科研项目5项。

我的故事:脚踏实地,牢记使命

自2010年入职以来,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刻苦学习,勤奋踏实工作,团结同志,服务师生,努力为师生排忧解难,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添砖加瓦。

秉着服务师生的态度,努力为师生排忧解难。初入新华,我的本职工作是教务员,负责课程安排、重修安排、调课考务等基本教学运行工作,其中一项工作是负责全校任课教师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与统计。每学期我校任课教师课程信息达4000多条记录,每条记录含40项信息。每月我必须核算统计一次兼职(400多位)教辅(100多位)任课教师课酬;学期末核算统计汇总全校600多位专职任课教师一学期教学工作量(含各类型教学工作量,如课堂教学、指导实习论文、指导学科竞赛、指导课外实践、课程论文批改、作业批改、补考卷批改、监考等,类目多达16项),受理教师教学工作量补贴申请。由于教学工作量涉及任课教师的课酬工资和绩效工资,在工作过程中我总会收到教师们的疑问或抱怨,我都会耐心查找问题所在,尽量给教师满意回复。为了使得课酬或绩效能够准点发放,我树立大局意识,加班加点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统筹开展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负责举办授课竞赛和说课大赛。我校授课竞赛自2011年举办第一届起,我一直参与和负责该项活动,至今年已举办九届。在2018年11月,我负责统筹开展了我校第一届说课大赛。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我认真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活动经验,结合我校教师的授课课程特点,制定出相对合理的活动方案,再次为教师们搭建一个互相交流的学习平台。

负责学校每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采集及我校教学评估工作。我根据学校职能部门职责,细化分工,并就基本状态数据库上报要求对各院系(部)、各职能部门进行专项培训,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和各院系(部)同事沟通,顺利完成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上报工作和教学评估工作,切实做到以评促建。

九年来,我一直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直保持思考的心态,工作上勤奋务实、尽责尽职,对于工作经验及时总结,对于缺点及时改正,在科室工作人员较少的情况下,积极分担部门工作,与同事凝心聚力,共同开展好本科教学工作。

陈思燕
陈思燕老师(右二)参加2019年第一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研讨会
我是谁?

我是陈思燕,中共党员,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硕士,助理研究员,07年入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任健康学院办公室主任兼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论坛》编辑、学校转设组成员。新华十二载,励志竭精,矢志不渝。2011年获“招生宣传与录取工作先进个人”和学院优秀党员;2016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党员”;次年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十年服务奖”;三次年考核中获评“优秀”。现发表论文8篇,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8项。

我的故事 : 服务师生,共筑新华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伟大事业,办公室的工作和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都是为师生服务。在十二年的工作中,自觉主动为学校用最少的资源办好每一件事情。我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思想上,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岗位,矢志奋斗,将继续追求进步,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华梦贡献青春力量。

“我将无我”,拼命工作只因为热爱此行。经过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领导、同事的努力,确保学院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健康服务与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我院正在申请眼视光学专业,即将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眼视光学专业人才。在新华,做过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特长班学生管理、健康学院办公室主任兼秘书、《中大新华学术论坛》编辑、学校转设工作、学校评估、新专业申报等工作,工作中能坚持按制度办事,同时“以人为本”,细心解答师生提出的问题,微笑为师生服务,任劳任怨。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自觉完成工作,高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认真负责,勤恳敬业,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栉风沐雨,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我将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跟着党走,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新华梦而努力奋斗。

陈俊合
陈俊合(中)与学生在一起
我是谁?

陈俊合,中共党员,教授,2012年参与筹备建立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系,2012年8月起担任系主任至今。曾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分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等职务。

主要从事工程水文学、区域水资源、环境水文学、城乡规划及城市雨洪模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参加“九五”攻关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地方建设项目20多项,发表于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5部。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山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

近两年在工作岗位上主持完成省级“质量工程”专业类项目1项,主编出版论文集1本,公开发表论文1篇。

我的故事:坚持教改探索 以建促改 以改促进

自建系以来,我一直致力实施以对比同类专业直接施行教学改革于建设中,以理工相结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改革探索开展各项工作。坚持“三严三早”,在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环境下,探索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从师资队伍、教学教改、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培养,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0%,博士学位比例达到28%,以中级以上专职教师为主的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二是教学建设与改革,协同企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借鉴参照本专业国内外先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情况,与同事们一起通过收集学生的意见,理顺基础课、主干课和拓展课的比例关系;协同企业共建,改革课程设置、建设重点课程;教学方法采用科研课题案例组织教学,开展课程联合调研,提高实践能力,调研分析形成报告项目。先后建立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亚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等7个教学实习基地和近130个实习联系单位。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办学7年来,经过与同事们一起践行教改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从事本行业工作的达70% 。以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改革,也取得了很好地成效,实践课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2016 年获得了优胜奖,2018 年获该大赛(南方赛区)优秀奖;2018 年参加“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学生作业成果竞赛”,也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学院进入决赛和获奖。在教师培养与三年规划促进下,教师承担各种科研项目26项,发表论文85篇;学生完成项目1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由于科研成绩突出,2017年度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四是重视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系二级党组织工作建设;坚持执行开展好二级党组织“党政联席工作会议”制度、“三会一课”等。

郭梦珂
郭梦珂老师(右一)参加2015级商务英语学生毕业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我是谁?

我是郭梦珂,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2015年8月入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至2018年8月担任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现任外国语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委员、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先后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等大学生公选课及必修课的教学工作。

我的故事:身先示范 发光发热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一名教育专业学生,带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育人理念,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来到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背景协助外国语学院做好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坚持立德树人、以身作则,带着“三心”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成才。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认真总结反思,先后公开发表期刊论文5篇;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获得“优秀学术奖”;主持2项校级党建课题;2018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及2016年考核优秀等荣誉。

我坚持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做好服务育人工作的理念。作为行政秘书,先后负责组织多项大型学术论坛活动及讲座、会务、接待工作;协助做好外院近130名教工年度考核工作及新教工招聘工作。2018年11月协助学院做好中国外语教育改革40周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论坛暨2018广州外语协会年会的会务工作,完成近200余人外语教育专家的接待工作;协助学校做好2018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中大新华行”——湖畔作家朗诵会活动;今年9月3号协助统筹安排2019年“葡语教学与葡语国家研究”高峰论坛会务工作及接待工作。接下来本学期需协调“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会务工作,并协助做好近200多人的接待工作。

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螺丝钉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向优秀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供稿单位:人事处
文、图:十佳教育工作者、姚槿曦

               

Copyright © 2018 GuangZhouXin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