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学子

学人学子

2021年南粤优秀教师|万智萍:不忘初心,教学相长,勇攀高峰

时间:2021年09月09日 16:59    作者:    来源:     点击:[]

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表彰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身教育事业。

在此次评选中,我校会计学院教师吴翔、信息科学学院教师万智萍获评“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万智萍副教授

万智萍,2010年入职广州新华学院,现为学校信息科学学院专职教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大赛技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入选了学校第一批“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人才培养对象,获得2016年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广州新华学院2017年“十佳教师”称号。

万智萍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关爱学生,把专业、教学和学生放在第一位,赢得了学校领导、同事、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新华从教十年的万智萍老师回首在新华教书育人的日子,教学情景依旧历历在目。万智萍感慨万分:“教育工作者,是一个需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业。我们要走进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想,并做好思想引领;更要具有前瞻性,尽己所能传授知识、技能,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铺好路。”

 

建设实验实践平台,赋能学生成长成才

万智萍老师以丰富的经验申请、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目省级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他通过项目的研究与探索,促进了教学水平和业务的提高,取得了不少成果。

万智萍至今依旧清晰地记得,曾主持的课题《基于创客理念的综合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的建立与研究》促成了学生组织创新创业科技活动中心的成立,并成为学生的一个全新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学院实验室建设早期,万智萍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和技术满足了实训课的实践教学需求。随着学院的发展壮大,万智萍规划和建设了开源综合创新实验室和电子与工艺实验室,更好地服务实践教学。

在进行《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教学时,他结合前期的软件仿真集中进行实践操作,运用从焊接元件到最后电路板的成型思路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教学方案,并在课下指导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开展进一步的加深学习。他说:“因为我有实验室规划和建设经验,完成了2项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基金项目,切实推动了实践教学改革。此外,通过加强和探索与企业合作,我们还在2017年暑假与实习公司合建了‘众创空间’,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万智萍副教授(右一)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

以赛促学获佳绩,赛教融合显实效

作为一名工科教师,万智萍对于培养工科应用型高端人才、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参加学术竞赛等方面颇有心得体会,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万智萍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学术竞赛,让学生接触科研创新竞赛方面知识,并指导多项学生项目与论文,广受学生爱戴。万智萍认为,参加项目和学术竞赛也是学生学习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创造性的新时代人才,以及培养优秀学生团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指导老师,万智萍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从学生入校抓起,并依托创建的学生平台,与其他专业任课老师协作,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学生指导团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促使科研创新创业项目实现新一轮质与量的飞跃。

“挑战杯·创青春”获得金奖团队与师生代表合影,指导老师万智萍副教授(二排左一)

2014年时,万智萍在指导学生参赛初期,团队成绩不理想。秉持着一颗不服输的心,万智萍不断总结经验,致力于培养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团队。终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万智萍指导的项目《易宿——大学生打工换宿旅行平台》首次夺得金奖;同年,万智萍指导创新创业科技活动中心团队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各1项的好成绩。

这些沉甸甸的奖项,不仅是万智萍与学生团队日夜付出的丰厚回报,更是他“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教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落地并开出的绚丽之花。

万智萍副教授(二排左一)带队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在这样“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在参赛过程中收获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赛也促进了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并进一步激发创意、碰撞火花,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作为指导教师,从前期策划准备、指导、提供场地和硬件,到督促学生以团队进行研发,这个过程漫长需要花费的心思很多。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会面临挫折和打击。但是,当与同学们一同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举起奖杯的那一刻,就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万智萍说,“通过带着学生参赛的实际行动,也带动了整个专业、学院乃至学校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良好风气”。

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

如何更好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引导学生项目研究以及提升学生研究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动力?是万智萍一直思考的问题。

从教以来,万智萍从未缺席自然科学类项目申请,还依托项目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目前,万智萍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不乏《计算机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IEEE ACCES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

俗话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万智萍鼓励有一定基础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表学术论文,培养科学素养。他这种在学术探索中共同成长的教学指导方式,让同学们提升了专业素养和学术热情。

万智萍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为大家留下了不忘初心、教学相长、勇攀高峰的深刻印象。他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立德树人,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让学生在科研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追逐青春梦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评价。

信息科学学院供稿

受访者/万智萍

图/万智萍、许志明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

Copyright © 2018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