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三下乡丨“城”心出发突击队:赋能“百千万”,护航滘联社区“小候鸟”成长
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基层中锤炼本领、奉献青春,2025年暑期,广州新华学院组建63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近800名师生奔赴乡村一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基础教育、农业推广、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新时代高校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7月中旬,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城”心出发突击队前往东莞市万江街道滘联社区,开展为期9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突击队通过暑期成长营系列课程赋能“小候鸟”成长,服务社区“一老一小”群体,依托专业特长助力“百千万典型村”高质量发展,为“百千万工程”贡献青春智慧和创新实践范式。
联动穗莞两地,携手赋能儿童成长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万江街道“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街道团工委的指导下,突击队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在茂春龙舟文化基地成功举行滘联社区第十届“厚德少年”成长营夏令营开营仪式。此次活动受到省级媒体关注,谱写出穗莞两地携手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温暖篇章。其相关新闻专题报道在广东移动频道《湾区快报》栏目播出。
突击队积极联络广州公益资源,争取到来自广州思薇格文化推广志愿者团队、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广州市越秀区小蝌蚪艺术中心等单位以及小志愿者们的支持,为穗莞两地青少年们搭建起公益和友谊的桥梁。通过广州小使者们精彩的文艺义演、两地儿童协作参与“迎全运”主题游园会游戏、龙舟墙前共绘5米龙舟长卷等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穗莞两地跨城文化交流中看见了更广阔的世界。
穗莞两地儿童共同绘制龙舟长卷
联动校企社会,七彩课堂点亮童心
为丰富滘联“小候鸟”暑期体验,突击队联动茂春龙舟企业、启农部落、万江医院、思薇格团队等社会与企业多方资源,共同探索打造多元化的“七彩课堂”,生动展现了“校-企-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突击队员设计系列课程,将自然探索、美育创作、劳动实践、运动健康、生命教育等多样化内容融合于一体,先后开展农耕体验、搭建庇护所、户外野炊、树前生花、昆虫世界、科学小实验、健康科普、急救安全教育等多元课程,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坚实保障与缤纷色彩。
突击队员与孩子们共同完成动力车实验
联动传统文化,民族自信浸润童心
突击队为“小候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寻根之旅,将诗词晨读、剪纸艺术、非遗脸谱、红歌颂唱等系列课程融入暑期支教中。每一句诗词、每一幅剪纸、每一张脸谱、每一声歌唱,都筑牢了孩子们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的根基。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展现青年在中华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中的使命担当。
孩子们与其制作完成的非遗脸谱作品合照
联动“一老一小”,以青春暖流传递大爱
突击队携手成长营的孩子们,逐户走访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热气腾腾的爱心午餐,并与他们亲切交谈,予以温暖慰藉。尊老爱幼的美德薪火相传,真切展现“一顿饭的温暖,两代人的感动”。在支教尾声,突击队还为孩子们开设了“职业探索课”,增强他们对各行各业的了解,让未来职业梦想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突击队员及孩子们走访慰问老人
突击队员在为孩子们开展职业探索课程
联动校地与民意,丈量热土践行使命
队员们充分利用自身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学,开展实地调研,解码滘联社区发展脉络。他们深度走访商户,探知龙舟节火爆背后“淡季客流少”“停车难”等痛点;也与居民交流,感受社区风貌蜕变,听到了居民“保留老味道、吸引新目光”的共同期盼。通过调查问卷的收集与分析,突击队挖掘到了社区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反馈社区居委,为滘联未来规划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这个夏天,“城”心出发突击队以热忱与智慧,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为滘联社区注入别样活力。青年们躬身实践,播撒文化种子、点亮童心光芒、传递守望温暖、探寻发展脉搏,用真诚服务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突击队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合照
“城”心出发突击队供稿
文/曾芷茵 周绮汶 许凯茵
图/余俊伟 苏卓曦
初审|曹科颖
审校|钟烨
编辑|何宛桢
责编|李波
审核|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