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华2020年校级重点学科遴选评审会召开
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学科建设目标,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下文简称“我校”)在2019年10月正式启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一轮校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遴选”工作,并于同年11月制定并发布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中新学科〔2019〕4号)的通知。全校各教学单位根据文件精神积极进行申报,共收到来自12个院系共13个学科的申报申请,其中包括2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其中6个为理工科类学科、7个为文科类学科。
6月5日上午,2020年校级重点学科遴选评审会在广州校区召开。会议由王庭槐校长主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科与科技管理处负责人、申报学科汇报人、“双百计划”及“博研计划”教师参会。会上,各位专家委员对金融学、中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会计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13个申报学科进行校级重点学科遴选评审。
王庭槐校长主持会议
王庭槐校长进行议程及评审要点传达
王庭槐对本次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开展的背景、意义及前期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对评审指标、评审规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指出根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粤发〔2016〕1号)以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43号)等文件精神,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对理工类学科专业的扶持,本次遴选拟从6个理工类学科中,遴选出2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培育学科;从7个文科类学科中,遴选出2个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以上建设周期均为5年。
王庭槐强调,本次评审主要从学科优势及特色、教学科研、学科团队建设、硬件设施、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对各申报学科进行考量,学科汇报人要在对照评审指标的基础上,对所汇报学科的特色、定位及建设目标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能够简洁、精准地传达出来,作出精彩的汇报展示。
同时,王庭槐要求评审专家团队在对照评审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汇报人展示及学科实际情况,公平、公正地对各申报学科进行审议。
各申报学科汇报人做汇报展示
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张玲处长对本次汇报的流程及汇报顺序进行了讲解。本次汇报分为文科类和理工科类两场,每场按照学科代码顺序,依次进行汇报展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行政管理、基础医学、金融学、中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会计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3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或院系领导)依次进行了汇报展示,汇报内容包括学科发展特色及优势、教师结构、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成果、软硬件设施建设、本学科五年期建设目标等。
理工科类各申报学科依次进行了汇报展示
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副主任宋云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科进行了汇报,她从学科基本情况、学科人员构成、学科方向、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支撑条件、未来5年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展开,并讲到希望通过学科建设工作,能够组建一支在华南地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队伍。
信息科学学院衣杨执行院长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进行了汇报。她从基本情况、建设特色、人才培养、支撑条件、未来发展几个方面展开,罗列了详细具体的2020-2024年五年的具体学科发展目标。她表示,该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应用、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向贤宏主任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行了详细汇报展示。他重点对本学科的医学仪器、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物理与技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三个方向的特色及优势进行了详细介绍,讲到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作为一级学科,下设多个学科方向,且各方向均有全国知名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具有全国一流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办学十年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药学院张素中副院长对药学学科建设进行了汇报。她在汇报过程中讲到,本学科积极开展推进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学研教融合发展,在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三个学科方向形成了优势,多年来为广州乃至广东地区培养大批可承担药品研发、生产、检验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药学应用型人才。
护理学院王秀岚执行院长对护理学进行汇报。她着重展示了护理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绩,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已知本学科专业有26名校友驰援湖北一线,用行动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断培养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国际视野,有较强临床决策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能用”“好用”“耐用”的护理人才。
医学公共课教学研究部苏宁副主任对一级学科基础医学进行了汇报展示。她讲到,本学科将加大基础医学各学科方向人才培养的力度,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夯实学科基础,同时关注基础医学与前沿学科的联系,逐步配置相关实验室条件,助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
理工类学科汇报人进行汇报展示
文科类各申报学科依次进行了汇报展示
公共治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主任张紧跟教授对行政管理学科建设进行了汇报。他讲到,“行政管理专业伴随中大新华成长、有老中青结合的师资力量、有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培养成果、有引领专业发展趋势的教材,专业建设不断完善;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经济与贸易学院周开国副院长对金融学学科建设开展了远程在线汇报。他讲到,金融学学科下设金融市场与投资、金融工程、互联网金融等三个研究方向,实现“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优化课程体系,契合社会需求;以坚实的科研能力为抓手,推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突出。
中国语言文学系程露副主任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规划进行了汇报。她讲到,该学科下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地方文献与传统诗文研究、广东戏曲与俗文学三个学科方向,以古代文学的现代传承为切入点,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具有独特鲜明的学科发展特色。
外国语学院许德金教授对英语语言文学进行汇报。他讲到,该学科下设语言学、文学、翻译和商务四个方向,拥有一支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秉承学校“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三早教育”,着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
会计学院刘运国院长对会计学学科进行了汇报。他着重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教改、软硬件条件建设、社会服务五个方面对会计学未来5年的建设内容与措施做了详细说明,他强调要会计学院打造“国际化、管理型、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特色,创造条件申报省级重点学科。
管理学院彭建平执行院长对企业管理学科进行了详细汇报。希望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将企业管理建设成校内品牌专业,在东莞市乃至广东省有一定的知名度,争取更多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机会,同时,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力量。
公共治理学院罗亮梅副院长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进行了汇报展示。她讲到,该学科具有“三新”特色,既“理念新:具有新商科思维”“科研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两大领域,继承公治传统,回应社会需求”“教学新:高端人才寻访、员工培训、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三大方向,深度融合产教,强力推行教改”。
文科类学科汇报人进行汇报展示
各评审专家边听取各申报学科汇报、边认真查看各学科申报书,并进行提问。王庭槐着重对每个学科近五年的科研成果、未来建设目标及预期建设效果进行了提问,汇报人针对评审专家的问题一一进行作答交流,评审会气氛热烈。
专家评审现场提问并评分
王庭槐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对于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总体实力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加快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他高度赞赏了参与评审的13个学科的综合表现情况,希望各学科能够在后续的发展中戒骄戒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更多更好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平台、机遇的同时,鼓励全校其他未参与此次申报学科的教学单位,努力积蓄力量,增强学科实力。
王庭槐希望全校各学科都能够利用好校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平台,在每个周期的滚动建设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为构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科建设网,形成优势学科、品牌学科队伍,共同努力,并将重点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点,促进学校更高质量的发展。
会议现场
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供稿
文/李秋娴、王丽丽
图/新闻中心黄要武、安娜
审校|史航
责编|刘赟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