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讲:王一鸣教授作“药物基因组学在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的主题讲座
4月24日上午,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主办,药学院及学科与科技管理处共同承办的主题为“药物基因组学在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的讲座在广州校区D101讲学厅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我校药学院学科带头人王一鸣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我校药学院副院长曹颖男主持讲座,药学院副院长张素中、党总支副书记陶强及我校师生代表参加讲座。
王一鸣教授在“药物基因组学在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面的造诣较高。王一鸣就“为什么要进行精准医疗”“如何将药物基因组学应用于精准医疗”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常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临床表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4月,食药监总局发布了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丁建华表示,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43万份,较2015年增长了2.3%。其中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是成人的2倍,负担过重;其次,注射剂报告比例持续增加,药物的有效率普遍偏低现状令人堪忧。
在影响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因素中,遗传是决定性因素,可以导致个体间药物代谢与效应差异比例达到60%,甚至高达95%。因遗传基因的不同或基因变异,均可导致个体间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作用靶点及人类白细胞抗原产生差异,使得相同用药处方作用下个体血药浓度区别显著,即不仅要对症用药,还应“因人施药”。
截止2017年,国内外权威医疗监管机构均颁布了个体化用药相关的行业指南,并要求新药申报时需提供遗传药理学数据,增加药物基因组学标志物标签,用于不同基因型的临床患者在应用药物前对疗效和毒性进行预测。
王一鸣教授以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为例:CYP2C19基因在氯吡格雷的代谢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患者CYP2C19基因突变将导致氯吡格雷代谢异常,从而造成药物疗效差、不良反应事件增加。为此,临床药物基因组学应用委员会(CPIC) 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指南中建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支架术后的患者应根据CYP2C19基因型调整用药方案。这是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个体化用药的典型案例。
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是基于现有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的相关研究,结合受检者基因多态性变异情况,为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建议。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库(PharmGKB)根据遗传药理学把药物分成6个等级,其中Level 1A指具有CPIC说明的与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的药物,Level 1B指多项大规模研究结论证实与基因多态性具有统计学显著相关证据的药物,Level 2A指部分研究证实位点在药物相关重要基因内的药物,Level 2B指具有部分与基因多态性相关证据的药物,Level 3、Level 4则为仅有个别研究报告、缺乏明确与基因多态性相关证据的药物。
使用Level 2B等级以上的药物时应进行遗传学检测来给予个体化用药,比如分布最多的抗抑郁药、抗凝和抗血小板药、抗感染药、降血脂及血压药等等。王一鸣教授以华大基因检测机构为例,分别讲解了儿童及成人个体化用药指导检测列表,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免疫相关疾病等常用药物检测列表及相关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报告,同时通过多个临床案例进一步解释了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手段在精准治疗提供合理化用药指南、预测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旨在让更多药物从业人员受益,为推进全民健康事业共同努力。
互动环节,学校师生竞相提问,与王一鸣教授展开深度对话和热烈讨论。针对“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基因检测的结果”的问题,王一鸣回答,在决定是否做基因检测之前,首先要衡量好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拿到结果后要理性对待检测数据,建议联络相关专业专家进行全面评估检测报告。
王一鸣教授认为,现代基因检测的意义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有家族遗传史的携带者进行婚前检查,避免致病的隐形基因遗传给后代。王一鸣教授希望我校师生用实践回应“新时期、新目标、新使命”的召唤,为加快中国药学健康的发展做出贡献,努力推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
针对基因检测是否符合伦理的问题,王一鸣教授指出,中国的基因检测机构是需要实名制的,但她更建议取消实名制以保护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盗取,或者可以借鉴国外的方法,让检测者自己选择需要的部分报告结果。王一鸣教授特别指出:国际上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涉及基因编辑的有关研究不符合伦理要求。
稿件来源:药学院
文字:贺彦、刘洁莹 摄影:中大新华记者站彭丹敏
审校:曹颖男 责编:刘英 编辑:黄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