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讲坛

第二百五十三讲:作家冯娜讲学新华:诗歌创作入门

时间:2018年11月10日 17:01    作者:    来源:     点击:[]

11月9日,2018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中大新华行”系列活动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举办。活动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特聘导师,诗集《无数灯火选中的夜》、《寻鹤》的作家冯娜为我校师生开讲“诗歌创作入门”主题讲座,讲座由中文系李铭健副教授主持。

作家冯娜主讲诗歌创作入门
讲座现场

“诗歌与人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当代还有什么人在写诗?”冯娜以两个问题引出讲座主题,“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冯娜引用了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解释了诗歌与生命的关系。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就像抽象画一样,人们解读出的不是客观真实的世界,而是心灵的投射。诗歌创作来源于个人对生活、对自然和世界的热爱,通过内心渴望表达的欲望,将它们抒发成了诗歌。冯娜认为,诗歌就是“诗意中的生活,生活中的诗意”。

谈到诗歌创作,冯娜认为创作灵感不是源于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基于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从而从中发现到美。让生命与自然连接,更好地感受生命的意义。”冯娜讲到,只要大家保持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大家都是“生活的诗人”。“虽然已是秋天,但南方的花依然开得很美。尽管我每天都能看见花,但是刚刚我看到学校里面茂盛的花朵仍会感到雀跃,这就是生命中的小确幸”,冯娜分享道,“这正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热爱,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与万事万物共呼吸才能产生的一种小确幸。”

诗歌不仅是私有的,也是属于人类的精神成果。伟大的诗人不仅抒发自己的痛苦和快乐,也可以体会他人的痛苦与快乐,并通过作品展现出来。“作为一名创作者,诗歌不应该仅仅为自己发声,也应该为那些善良的人,默默无语的人发声”,冯娜以唐朝诗人杜甫为例,向同学们解释道,“杜甫的诗歌十分关注民生疾苦,他把自己的生命和高尚的品格融入诗歌,关注现实和底层人民的生活,而这就是诗歌创作的另外一个境界”。诗歌是记录人类存在的实证。在创作时,不仅要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诗歌,也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人类的共同经验。

冯娜认为,青春期是一个诗意勃发的时期,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创作,在写诗的过程中激发对生活的理解。文学并不能使我们生活得更长久,但是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深度。希望大家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生命,体验生命的美好。

在讲座尾声,冯娜分享并朗诵了诗歌《礼物》。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八十岁的老奶奶将痛苦视作生活的礼物,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解读: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住冯娜就诗歌创作进行热烈讨论。本次讲座作为2018年中大写作营“中大新华行”的讲座之一,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诗歌创作和创意写作的理解,也触动了同学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令同学们大受裨益。

冯娜与现场学生进行互动
讲座后师生合影留念
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关雪萍 魏俊鑫
图/黄文贞 陈锐鸣(实习)
审校|刘英
责编|鲁伟伟

Copyright © 2018 GuangZhouXinHu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新华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120174号
制作维护:信息与网络中心

本网站支持IPv6网络

学校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19号(510520)
学校电话:86-020-87065915
招生电话:86-020-87065995